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聚焦两会】 肿瘤早筛早诊、LDT及精准医疗再次引发关注
发布时间:2023-03-14

编者按:


作为健康中国重要行动之一,癌症防治一直是两会关注的重点话题。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肿瘤规范化治疗、癌症早筛和医保政策再次成为热点。建立完善的癌症筛查长效管理及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加快LDT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精准医疗水平;给与早筛人群预防性的科普工作;鼓励引导高风险人群居家早筛;低剂量螺旋CT等常见癌症的筛查手段作为强制性措施去推行等观点引起了极高的呼声,谱天生物自成立之初便围绕中心法则开展基因-蛋白-代谢三位一体的多组学精准医学研发与服务,致力于将创新技术应用于肿瘤的早筛早诊及伴随诊断,日前已有多款产品进入报证环节。


两会代表发言精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

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长效机制


于金明提议:“加快建立完善的‘医防结合’肿瘤防治模式。从肿瘤预防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精准判断预后,是一个全链条系统的工程,建议打造全链条肿瘤救治体系。”与此同时,于金明代表建议:“开展癌症防治效果的长期跟踪分析,为制定和调整预防、诊治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加速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技术在肿瘤防治领域的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临床实践的个体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王贵齐:

鼓励引导高风险人群居家早筛


王贵齐称我国有1.9亿人是消化道高危人群,如果这些人都去做胃肠镜,3800万和1.9亿这两个数字之间,供需差还是很巨大的。“胃肠镜应该是用来精筛和诊治的,但是目前大多情况下我们把它当成初筛的工具了,每年3800万例胃肠镜对于肿瘤或者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并不高,比如,癌前病变进展及腺瘤,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初筛,检出率可能只有30%左右。” 王贵齐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对一些患者来讲,可能也是一种过度诊疗。

王贵齐表示,“像我们国家高发的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它的发生和发展大都是从正常到癌前病变,再到早期癌,最后才发展到有临床症状的中晚期肿瘤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15年的时间。如果有肿瘤危险因素和高危的人群,这时候无论你有没有症状,到了50岁要主动的做筛查、做早诊、做胃肠镜,避免晚期的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戴立忠:

加快LDT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进一步提高精准医疗水平


“我们要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扩大LDT试点医疗机构范围,加速由点及面的试点,尽快明确LDT管理和运营机制、收费标准及创新转化路径。同时,鼓励具备研发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进一步加快我国LDT的开展与推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LDT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戴立忠认为,对于我国庞大的医疗体系和医疗需求来说,目前医学检验部门开展的LDT,无论在政策监管、项目规模还是应用普及方面都无法满足国内医疗发展的急迫需求。“首先,就是要加速推进由点及面的LDT试点。”戴立忠表示,增加LDT试点范围,将有利于更广泛收集操作流程和可及性等方面的信息,便于后续全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LDT项目开展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

低剂量螺旋CT等常见癌症的筛查手段作为强制性措施去推行


“临床上,通过体检早期发现的肺癌患者越来越多,这大大提高了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在目前,我国仍有68%的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导致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低剂量螺旋CT能发现可治愈的早期肺癌,世界各国均推荐作为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陈椿介绍,我国已经将低剂量螺旋CT筛查纳入了肺癌筛查的指南,但高危人群接受筛查的比例仍然较低。为此,陈椿委员建议:将低剂量螺旋CT等常见癌症的筛查手段作为强制性措施去推行。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到2025年,预计恶性肿瘤的年患病人数将高达520万人。陈椿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的早筛参与度、将癌症治疗“关口前移”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首席专家、外科教授季加孚:

建立完善的癌症筛查长效管理及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季加孚建议:“加强癌症筛查供给侧改革,整合癌症筛查服务提供方资源,建立完善的癌症筛查长效管理及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在肿瘤规范化诊疗方面,季加孚委员表示:“需完善肿瘤诊疗质控体系,建立四级肿瘤质控网络,依托各区域医疗中心及省级肿瘤质控中心,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促进区域间肿瘤诊疗协同发展,实现肿瘤诊疗质量同质化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艾玎:

预防性的科普工作至关重要


艾玎教授建议:在全社会积极推动肿瘤防治知识的科普活动,“对于肿瘤诊治来说,预防性的科普工作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公众提前知晓肿瘤发病诱因,调整生活方式,也对打消顾虑、正确面对肿瘤类疾病,及时参与早诊早治起到推动作用,降低发病和死亡率。”


全国人大代表王春香:

推进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


王春香表示:“治疗癌症目前尚无特效药,早诊早治是国际公认对抗癌症的最有效手段。早诊早治的优点一是疗效好,二是费用低,三是损伤小。”

基于此,王春香提出四个建议:一是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民众对肿瘤早筛早诊的认知水平。二是制定国家恶性消化道肿瘤早筛工作方案。优先选择无创、可及性强的适用于大规模筛查的检测方法,通过长期规范筛查方法,有效降低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三是将消化道肿瘤早筛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降低医疗资源消耗。四是鼓励恶性消化道肿瘤筛查方法创新。


我国的肿瘤早筛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每年恶性肿瘤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已经成为家庭和医保基金的重要支出。根据 Frost & Sullivan 发布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中国治疗癌症的费用会增加到3517亿美元,2030年则会增长至5920亿美元。在当前的肿瘤早筛领域,需要厂家、医院、早筛人群、LDT实验室等多方配合,建立完善的癌症筛查长效管理及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加快LDT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精准医疗水平,给与早筛人群预防性的科普工作,鼓励引导高风险人群居家早筛等。通过降低早筛费用、提升早筛的可及性以及必要的政策推动、支持,进而提升人们“早筛”的参与度。


Copyright © 2022谱天(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Support by Unite talent
津ICP备17007797号-1